神经干细胞的移植途径
目前神经干细胞的移植一是通过脑脊液途径进入受损的大脑内部,二是通过局部注射移植进入脑部受损区。
经脑脊液途径移植
1、 腰椎穿刺蛛网膜下腔注射移植
2、 脑室穿刺注射移植
局部注射移植
1、立体定向脑内注射移植(机器人3D定向手术)
2、脊髓局部注射移植
腰椎穿刺蛛网膜下腔注射移植与立体定向脑内注射移植(机器人3D定向手术)。这两种注射方式,效果较好,风险最小。
帕金森 脑卒中 渐冻症、老年痴呆、亨廷顿病 脊髓损伤 脑瘫 |
什么是帕金森病丨有什么症状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人群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影响中老年人,多在60岁以后发病。
迄今为止,原发帕金森病的病因仍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主要与年龄老化、遗传和环境等综合因素有关。
帕金森常见症状有哪些
临床表现以震颤、肌强直、动作迟缓、姿势平衡障碍的运动症状和嗅觉减退、便秘、睡眠行为异常和抑郁等非运动症状为显著特征。
帕金森怎么治疗最有效
目前临床治疗PD的主要方法为药物和手术。药物主要是通过提高脑内纹状体的DA水平来达到治疗的作用。早期多巴胺能药物能够很好地控制PD症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多巴胺能药物出现的脱靶效应,使得此类药物逐渐失去疗效,同时会产生较多副作用,包括神经精神症状和运动障碍。外科手术治疗较常用的方法是深部脑刺激 ( DBS) 。
因此,研究者试图通过干细胞移植的方法来治疗帕金森。细胞移植疗法是采用特定的方式将细胞移植入病灶或特定部位,进行组织再生与修复从而治愈疾病。
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
胚胎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ESCs移植治疗PD的临床试验尚处于临床Ⅰ期在研阶段,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将使用400万个ESCs来源的神经前体细胞移植到PD患者脑内,这将成为中国首个使用hESCs的临床试验,也是全球首个使用受精胚胎的ESCs治疗PD的临床试验, 此项试验是中国在2015年通过的第一批干细胞临床试验。
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案例及研究现状
我国实行干细胞项目备案制度之后,已有三个关于帕金森的备案获批:
《人源神经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临床研究》。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背景:目前临床应用扩增的神经干细胞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仍在探索阶段。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
神经干细胞移植为不可逆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提供大量细胞来源,使帕金森病治疗研究更具意义,相信不久将来,神经干细胞移植将为更多帕金森病患者解除痛苦,有效提升其生存质量。
参考资料:[1]:张晓英.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27):5033-5040. DOI:10.3969/j.issn.2095-4344.2013.27.014.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关于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重在分享,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hjtdsw1809@163.com),我们将会在24小时之内删除。
什么是脑卒中丨脑梗是脑卒中的一种吗
脑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急性起病,是世界上致残和死亡的最常见原因之一。脑中风是以脑部缺血及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主要分为出血性脑脑卒中和缺血性脑脑卒中。
出血性脑中风主要是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缺血性脑中风主要为脑梗塞和脑血栓形成。
脑梗死是一种缺血性脑卒中,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就是缺血性脑卒中最低代表性的疾病。脑梗死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动脉闭塞,引起相应的供血脑组织细胞缺血、缺氧、坏死,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常常会造成肢体的偏瘫、无力、口角歪斜、头晕等症状。
脑卒中死亡率极高,幸存者也会出现半身不遂、麻木不仁、口眼歪斜、言语不利等后遗症。中风的死亡率随年龄的增长有上升的趋势,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发生脑中风后的前6个小时是抢救的最佳时期,前3-4.5小时内是“黄金时间”,及时就医,查明中风类型,抑制出血状况或进行溶栓治疗,都有利于病人的存活。
缺血性脑卒中丨出血性脑卒中
值得注意的是,脑中风的抢救时间尤其宝贵,每延误1分钟,就会有190万个神经细胞死亡,140亿个突出和7.5英里的神经纤维损失。而每耽搁1小时的救治时间,则会使大脑变老3.6年。因此,对于脑中风患者来说,每分每秒都是极其宝贵的时间。
在对于中风疾病的治疗方法中,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通过溶解或移除血块等方式疏通阻塞,来恢复大脑中受中风影响的血液流通。传统医疗分为药物和非药物,主要采用静脉或动脉的溶栓,以及中医理疗,包括针刺、推拿等。
通常的溶栓治疗只能缓解暂时的症状,并不能有效改善脑中风受损的脑组织神经元,这也极大的增加了脑中风患者后遗症、致残的概率和程度。因此该领域迫切需要开发新疗法。
近年来,干细胞的出现以及干细胞移植技术的发展,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临床研究进展
2018-2019年,国家研发计划“干细胞及转化研究”重点专项中,《神经干细胞脑内精准移植治疗脑卒中的临床研究》和《负载多种干细胞和外泌体的可注射多功能微支架构建及其对缺血性卒中的修复研究》两大项目通过审批。
截止2021年5月,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最大临床试验注册库clinicaltrials.gov网站上注册的有关干细胞治疗脑卒中的临床研究项目有69项。
从地域划分,干细胞治疗中风临床试验在美国正在进行16项,中国正在进行25项,日本1项、韩国2项,其他国家25项。从试验数量来看,中美在利用干细胞治疗中风的临床试验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干细胞移植治疗脑卒中的作用优势
干细胞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的潜能,可分化为神经元或其支持结构,为移植治疗脑卒中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其中所涉及的基本机制包括抗凋亡、抗炎、促进血管和神经的再生、形成新的神经细胞和神经回路、抗氧化和血脑屏障的保护。
一方面干细胞可通过抑制炎症、调节免疫应答、分泌神经保护因子发挥神经保护作用,降低脑梗死体积。另一方面还可通过释放营养因子和生长因子等增强内源性修复机制,而且移植后的干细胞可在宿主内分化为成熟神经元或内皮细胞进而替代脑损伤细胞。因此,干细胞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自主行为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
干细胞移植治疗脑卒中临床案例
2019年初,休斯顿大学健康科学中心招募了110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参与向脑内注射干细胞的临床研究,此疗法已进入临床II期试验。其中对脑出血病程为1-3月的20例患者进行干细胞移植,术后2年随访,发现经干细胞移植的患者肌张力改善最为明显,肌张力均有所下降,语言表达能力有所改善,吐字清晰。干细胞对脑卒中患者的预后程度优于未经干细胞移植同期脑出血的患者。
2019年,解放军总医院在《干细胞转化医学》(Stem Cells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公布,干细胞移植有助于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9名年龄在30-65岁之间的偏瘫患者参与了这项临床研究,他们在中风后5-24个月接受人源神经干细胞NSI-566脑内移植(移植至脑内梗塞灶附近)。结果表明,人源神经干细胞NSI-566治疗偏瘫性脑卒中拥有一定的临床益处。
2020年2月19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审评中心批准了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试验申请,7月6日由北京天坛医院等机构联合开展了评估缺血性耐受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it-hMSC)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的Ⅰ/Ⅱa期临床试验,对于中国干细胞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研究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目前,关于干细胞治疗脑中风的临床研究正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也有许多已经开展了更为深入的临床试验。干细胞能减少神经功能缺损、减少梗塞面积、减少炎症以及增加神经发生和血管生成。随着我国近年来细胞政策的逐渐开放,政府的支持与鼓励,以及细胞政策的不断完善,都将推动这一进程快速向前,让干细胞能够惠及更多脑中风患者,为他们解除病痛烦恼。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关于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重在分享,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hjtdsw1809@163.com),我们将会在24小时之内删除。
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渐冻症)
什么是渐冻症:渐冻症,学名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渐冻症是一种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它选择性侵犯脑与脊髓的上、下运动神经元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具有不可逆、致死性的特征,可导致进行性肌肉萎缩和瘫痪,最后死于吞咽困难和呼吸衰竭。在1869年由JeanMartinCharcot首次确诊。
渐冻症的临床治疗现状
渐冻症主要的治疗方式包括药物和支持治疗,目前仅有2款药品被FDA仅批准用于渐冻症的治疗。
1995年,FDA批准了第一个ALS治疗药物利鲁唑(Riluzole),该药作为ALS 的唯一用药长达20多年。
2017年5月,美国FDA批准了新药依达拉奉(Radicava)上市,用于治疗渐冻人症,这是22年来FDA批准的首款ALS治疗药物。
干细胞为治疗渐冻症提供了新途径
由于渐冻症的致命性和不可逆的进程,当前医疗手段无法治愈,寻找新的有效疗法迫在眉睫。而应用干细胞移植来阻止或延缓ALS的进展逐渐成为当今医学研究的热点。
用于研究治疗ALS的干细胞种类较多,其中,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特点,且获取简便、无伦理学争议、增殖力强、来源广泛、不导致免疫排斥,具有免疫调节、组织修复、释放营养因子、分泌外泌体和有效的归巢等功能,成为治疗ALS最具潜能的干细胞。
干细胞移植治疗渐冻症的五种机制
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间充质干细胞疗法的主要目标是细胞替代和神经保护。
1、细胞替换:将新功能性运动神经元替代退化运动神经元,并保护和支持运动神经元,恢复神经功能。
2、营养因子递送:分泌正常神经元与多种细胞因子,改善黑质纹状体系统,促进受损部位组织修复。
3、免疫调节:通过减少B细胞产生抗体,减少或抑制DC和T细胞活化,抑制NK分泌细胞因子调节免疫细胞功能,减少炎症反应。
4、归巢性:提供存活并归巢到损伤区域细胞源,分化为预期细胞类型,改善脑内微环境,重建神经功能区和传导通路 。
5、外泌体分泌:干细胞具高分泌外泌体能力,外泌体具有抗神经炎症的能力,及功能性修复和神经血管重建能力。
干细胞移植治疗渐冻症临床研究进展
干细胞疗法被认为是治疗渐冻症最有希望的方法,已有诸多的案例证实其疗效确切。目前医学界认为,越早使用干细胞治疗渐冻症,越有利于阻止病情的发展,对病情的恢复也越有利。
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移植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29例ALS患者接受4次UC.MSCs移植治疗(蛛网膜下腔注射,2×107—5×107个细胞/次)。比较治疗前后肌萎缩侧索硬化功能评分量表(ALSFRS.R)评分、改良医学研究委员会(MRC)评分,对安全性指标进行评价。治疗后6个月以呼吸衰竭、死亡等为终点事件进行随访。
治疗后第28天,言语、穿衣和卫生能力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分别为0.032、0.015),言语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后第14天(P=0.040),总分及其余功能区评分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4天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
lVIRC评分:干细胞移植治疗后第14天, 上肢肌群肌力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0),治疗第28天,上肢肌群肌力评分比治疗前进一步升高 (P=0.036);颈部及下肢肌群肌力评分高于治疗前,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
研究结果显示:通过治疗前后ALS—FRS-R、MRC评分的比较,表明干细胞移植对渐冻症患者的言语、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能力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
什么是阿尔茨海默病:阿尔茨海默病(AD)又叫老年痴呆症,是一种发病隐匿的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一旦患病,人的记忆力、思维判断能力等会像被脑海中的“橡皮擦”慢慢擦去。
临床表现:主要有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病因迄今未明。该病多发群体为65~70岁以上人群。
干细胞移植治疗老年痴呆如何治疗
干细胞疗法可从根本上解决阿尔茨海默病中神经细胞丢失问题,其机制为以下六点:
1)替换损伤和丢失的神经细胞:干细胞可分化为胆碱能神经元,与宿主整合,修复神经通路,直接替代丢失神经元;
2)分泌营养因子:干细胞可分泌神经营养因子如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NT-3 等促进细胞存活,增加突触连接,改善认知功能;
3)抗淀粉样蛋白生成:干细胞移植减少Aβ水平,减轻Aβ毒性反应,利于移植细胞存活及认知恢复;
4)抗炎症反应:干细胞移植减少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5)促进内源性干细胞激活:外源性干细胞移植改善脑内微环境,利于内源性干细胞存活并刺激其激活;
6)提高脑内神经元代谢活动:干细胞移植增加神经元之间连接及代谢,改善认知功能。
临床试验证明:干细胞能减缓阿尔茨海默病进展
自1998年人胚胎干细胞成功获得后,科学家们就开始尝试用干细胞来治疗老年痴呆。目前在全球最大的临床试验注册系统clinicaltrial.gov上共有20多项干细胞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临床试验登记注册,涉及间充质干细胞和神经干细胞等。
此外,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也有干细胞治疗老年痴呆的项目注册,例如《人源神经干细胞(ANGE-S004)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单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临床研究》(ChiCTR2000028744 )。同时,国内还有《宫血干细胞治疗轻度阿尔茨海默病的安全性和初步有效性的临床研究》完成备案。
亨廷顿病
干细胞治疗亨廷顿病
亨廷顿病以舞蹈症和进行性痴呆为特点,具有致死性,无有效治疗方法。亨廷顿病是由纹状体内的投射神经元死亡引起的。
● 干细胞治疗可以通过替代和保护纹状体神经元来修复和保存脑部功能。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关于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重在分享,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hjtdsw1809@163.com),我们将会在24小时之内删除。
什么是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通常指脊髓受到外界各种不利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对脊髓造成的暂时性或永久性的损伤,这可能会导致脊髓功能丧失。常见的成因为车祸等造的外伤、或贯穿性脊髓炎等相关疾病,根据损伤位置的不同,病情也会有所差异,从完全无征兆到半身不遂、完全瘫痪都可能存在。
其中,脊髓损伤包括完全性和不完全性损伤,不完全性损伤患者能够保留一部分脊髓功能,而完全性损伤可导致严重的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特别是高位脊髓损伤,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瘫痪或者完全性瘫痪,呼吸肌麻痹,大、小便功能障碍,长继发一些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的感染,以及褥疮、压疮等并发症,患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残疾率。
脊髓损伤治疗的难点在于神经传导重建及运动功能的恢复。因为发生损伤后,神经损伤一旦被瘢痕替代,神经元的再生和重新连接希望就很渺茫。一般认为这个时间为6个月。
当前临床治疗脊髓损伤的主要方式包括药物、手术减压、康复理疗等,但这些方法均未取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随着近年来科学界术发展的持续关注干细胞“再生医学”技术,有望加速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临床应用。
目前已有多项研究显示,干细胞具备良好的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分化为神经细胞,同时可以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刺激损伤组织进行修复或再生,并具有较强的抗凋亡、抗炎等特性。在脊髓损伤治疗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作用原理
在动物实验研究或临床治疗中,应用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使神经元再生和神经功能恢复成为可能,这往往是多种因素通过不同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作用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神经保护作用:干细胞能够分泌许多神经营养因子,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等,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包括减少神经变性和凋亡,支持神经发生、轴突生长、髓鞘再生和细胞代谢等。当干细胞分泌神经营养因子功能受损时,对脊髓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降低。
②免疫调节:干细胞独特的低免疫原性特性有助于轻松逃避免疫监视。干细胞移植后7d时,通过提高抗炎因子水平和降低促炎因子水平来改变脊髓损伤后的免疫反应。
③促进轴突再生:干细胞移植后有利于神经再生轴突的延伸和突触之 间的连接,促进脊髓损伤后功能的恢复。
④抑制胶质瘢痕形成:研究表明,干细胞可通过减少脊髓损伤区域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的数量,有利于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改善。
⑤促进髓鞘再生:研究发性,将干细胞移植到小鼠脊髓损伤模型后,能够产生少突胶质细胞,但不能形成致密的髓鞘,不能促进功能的改善,这意味着干细胞移植必须产生致密的髓鞘来促进功能的改善。
⑥干细胞增殖分化修复损伤组织:干细胞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诱导为成软骨细胞、成骨细胞、脂肪细胞、神经细胞等。见图1。
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截瘫新消息
国家政策大力支持
国家科技部2020年1月15日公布了2019年度第二批“干细胞及转化研究”重点专项,项目名称为《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修复脊髓损伤的临床研究》,项目实施周期5年,具体为2019-2023年。
截至目前为止,国家“干细胞及转化研究”重点专项经费已资助了3个脊髓损伤相关的大项目,在2016年就开展干细胞修复脊髓损伤的基础性研究,2017年和2019年获批的项目为临床试验,这对患者来说是利好的事情!
干细胞修复脊髓损伤的研究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初步取得来令人满意的结果。据统计,加上干细胞临床研究备案的4个项目,目前国家明确支持1个脊髓损伤基础研究、6个脊髓损伤临床试验项目的开展。
综上所述,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是有效的并且安全性较高,可以改善患者的感觉和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更大规模研究,认为是高级证据,支持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强推荐。
相信有国家经费的鼎力支持和科研人员的工匠精神,脊髓损伤领域将早日取得新的突破!随着研究不断深入,未来干细胞技术在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和临床应用会越来越成熟,也为广大脊髓损伤患者带来更多可能。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关于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重在分享,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hjtdsw1809@163.com),我们将会在24小时之内删除。
什么是小儿脑瘫丨小儿脑瘫现状
脑瘫(Cerebral Palsy)是一种小儿时期中枢神经障碍疾病,病变的部位在头部,累及四肢功能。同时还会伴有智力缺陷、癫痫、行为异常,精神障碍以及视觉、听觉、语言障碍等病症,是目前常见的儿童主要疾病之一。脑瘫患儿也被人称为“慢天使”。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显示:美国脑瘫患儿有75万,患病率大约2.5‰ 。日本脑瘫患病率1.5‰,丹麦2.08‰,英国1.8 - 5‰;在中国0- 6岁儿童的脑瘫患病率为1.8 - 4‰,并以每年4.6万的速度递增。
有资料报道:中国有400多万脑瘫患儿,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的总人口数。
一般脑瘫出生前因素占 15 - 20%,围生期因素占 60 - 70%,出生后因素占 15 - 20% 。窒息、低体重儿、重症黄疸为脑瘫的三大主要致病因素。
脑瘫的主要症状有:运动发育落后,肌张力异常,姿势异常,神经反射异常。
脑瘫按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或无症状;按运动障碍性质分为痉挛型和非痉挛型;按粗大运动功能评估结果分为1 - 5级;按受影响的肢体部位分为单瘫、偏瘫、双瘫和四肢瘫痪。
脑瘫主要是因为大脑受损,进而导致神经元(即神经细胞)逐渐丧失,在神经元中断的状态下,运动能力发育受到严重影响,部分患儿还存在语言、智力发育不全或者癫痫、听力、视力障碍等症状。
治疗脑瘫的关键是探寻切实可行的修复神经元的方法。
然而,神经系统的损伤修复一直是医学界一大难题,神经细胞甚至一度被认为是不可再生的细胞。
目前治疗脑瘫的方法有很多种
无创的方法有:神经营养药物、高压氧、康复训练(0T、PT)等。
有创的方法有:脑部立体定向颅内核团毁损术、颈总动脉外膜交感神经网剥脱切除术、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肉毒素肢体注射、肢体肌腱切断延长术、肢体的矫形手术等。但都效果不理想。
目前常规治疗脑瘫干细胞的移植方法包括:静脉移植、腰椎穿刺移植、头部移植。
在医学家及社会各界的不懈努力下,对脑瘫患儿的治疗和减轻其残障程度的有关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多项研究表明,神经干细胞对于脑外伤、脊髓损伤、共济失调、脑胶质瘤以及脑卒中的治疗可以起到明显的改善作用,为治疗脑瘫带来新的希望。
什么是神经干细胞:神经干细胞是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一类细胞,在适当条件下可分化为神经元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及少突胶质细胞。研究发现,在发育期胚胎和成年哺乳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CNS)都存在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NSCs或神经前体细胞。
神经干细胞能够分泌多种营养因子及细胞因子,可调节细胞生长的微环境,并具有抗炎效应,同时生成类神经元细胞及髓鞘产生细胞,重塑神经回路。
世界卫生组织(WHO)小儿疾病研究所官方发文证实,神经干细胞在治疗脑瘫方面有效率高达72%以上,远远超过现有的其他治疗手段。
干细胞治疗脑瘫现状及干细胞移植最佳时间
自2005年北京海军总医院成功实施世界首例侧脑室穿刺移植干细胞治疗脑瘫后,我国已大量开展小儿脑性瘫痪的干细胞治疗,并获得了肯定的结果。
脑瘫的最佳治疗时间:一般而言,临床上对脑瘫患儿的干细胞移植的时间应在伤后越短的时间内进行效果越佳,在伤后一定间期内进行移植是有效的。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小儿脑瘫有年龄限制吗?
干细胞移植治疗脑瘫,可以用于任何年龄阶段的患者,只是在疗效上存在差异。小儿脑瘫的最佳治疗时间应该是在婴儿四个月左右到一岁半的时候,因为这个时间段可以通过婴儿的肢体活动判断是不是有一些异常,如果一旦发现有发育异常的话,需要及时的进行治疗,通过用药治疗以及通过康复训练进行处理。所以婴儿脑瘫的最佳治疗时间,其实就是越早越好,同时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脑瘫患儿的恢复程度就会越好。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小儿脑瘫临床案例
在干细胞治疗脑瘫领域,我国始终走在国际前沿,使用干细胞治疗已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目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干细胞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研究》项目已经正式启动。评估神经干细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标准化方案基本建立。
2017年同年,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国家首批备案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负责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刘晶教授,带领团队正式启动了中国第一个神经干细胞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研究项目。证明接受干细胞治疗的患儿在大运动、精细运动以及精神症状等方面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特别是精细运动和行走能力尤为明显。
目前进行干细胞移植治疗小儿脑瘫的备案医院有哪些?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干细胞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研究--附属第一医院大连医科大学
ANGE-S001治疗小儿脑瘫的单中心随机安慰剂平行对照临床研究--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人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联合现代康复治疗儿童脑性瘫痪的安全性--十堰太和医院
脑瘫的治疗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随着再生医学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干细胞研究的不断突破,脑瘫患儿看到了“曙光”。神经干细胞移植疗法将为21世纪医疗健康行业带来革命性的改变。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关于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重在分享,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hjtdsw1809@163.com),我们将会在24小时之内删除。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神经系统疾病问题解答
2022
07-06
2022
06-29
2022
06-17
2021
12-01
2021
09-24
2021
09-02
2021
06-24
2021
05-29
2021
04-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