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中国再生医学产品及临床研究的重要科研基

热线电话:139-6700-7000
健康热线:400-622-0089
           肝病的主要表现丨干细胞为什么具有治疗肝病的潜力
一一一一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化工厂,是以代谢功能为主的重要器官,扮演着去氧化、储存肝糖、分泌性蛋白质合成、制造消化系统所需的胆汁等角色。同时肝脏也是少数能
自我修复、天然更新失去组织的器官。只要有1/4的正常肝组织,就可以生成一个全肝。

肝病的主要表现

肝病是肝脏疾病的总称,包括肝炎、肝硬化、肝癌、肝脓肿肝囊肿等,主要症状为肝区不适、乏力、黄疸、消化道症状以及出血倾向等。

一、肝区不适:肝脏位于人体右侧肋缘下方,肝区不适、隐痛是肝脏特异性表现,常见于肝炎、肝癌、肝脓肿等疾病。

二、乏力:肝功能异常时,容易诱发全身疲乏无力。

三、黄疸:肝功能损伤加重时往往伴随胆红素升高出现黄疸,表现为尿黄、眼睛黄和皮肤黄,可同时出现皮肤瘙痒。

四、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食欲下降、腹胀等。腹水患者往往出现腹胀,腹水一般在肝硬化晚期时出现。

五、出血倾向:肝脏是合成凝血因子场所,肝功能明显异常时,往往伴随凝血机制下降,容易引起肝病患者牙龈出血、痔疮出血、胃肠道出血等,且出血时难以止住。
肝脏是人体内唯一没有痛觉神经的器官,默默承担着人体1200多种生化功能却从不喊累,甚至肝病的表现也是很隐晦的,最突出的症状就是疲倦乏力和不思饮食。由于肝脏的这种复杂性和多样性,传统的药物治疗在治疗肝病的同时也对肝脏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

肝功能严重障碍或失代偿临床症候群,病死率极高,目前内科及人工肝治疗只能姑息对症,肝移植是最终唯一有效的办法,但肝移植受肝源、费用限制,迫切需要寻找新的有效治疗方法。

干细胞为什么具有治疗肝病的潜力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干细胞能够分化为成熟的肝细胞,并在肝损伤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干细胞是一类可高度自我更新的细胞,它们不但能够不断迅速地完成自身分裂,还可以创造出新的干细胞以及分化能力更强的祖细胞。并且与肝移植相比,干细胞更易获得,能够在体外扩增保存,移植简便,可以自体获得以避免免疫排斥。


间充质干细胞是当前临床研究中应用得最多的一类干细胞。科学家研究发现间充质干细胞对于肝病的治疗具有很大的优势。


第一,间充质干细胞进入人体后,通过分泌多种免疫调节因子,能够有效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活化,大大减轻肝脏的纤维化;

第二,间充质干细胞还可以通过细胞间接触的方式,抑制免疫细胞对肝脏细胞的攻击,阻止肝脏持续受损;

第三,间充质干细胞释放的营养物质及细胞因子,还能通过改善肝脏局部微环境,来促进肝脏的再生。


干细胞尤其是间充质干细胞的发展,为肝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那么,对于干细胞移植治疗都可以治疗哪些肝病,都有哪些临床试验进展呢?
























肝硬化
肝功能衰竭

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的现状进展及案例


干细胞已成为肝硬化治疗的新选择


肝病十分常见,我国慢性肝病人数可能超过4.47亿,涉及多种疾病。其中,乙肝、丙肝、脂肪肝、酒精肝、药物性肝病继续发展下去,都可能导致肝硬化,甚至发展为肝癌避免肝癌发生,肝硬化治疗很关键。

微信截图_20220420173612.png

肝硬化的症状


肝硬化的起病和病程一般缓渐,可能隐伏数年至十数年之久(平均3-5年)。起病时可无症状,病情可逐渐发展。肝脏在早期肿大,晚期坚硬缩小。


肝硬化的临床表现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


代偿期可有肝炎临床表现,亦可隐匿起病。可有轻度乏力、腹胀、肝脾轻度肿大、轻度黄疸、肝掌、蜘蛛痣等表现。


失代偿期有肝功能受损及门静脉高压症候群:


①全身症状:乏力、消瘦、面色晦暗,尿少、下肢水肿。

②消化道症状:食欲减退、腹胀、胃肠功能紊乱等。

③出血倾向及贫血:齿龈出血、鼻衄、紫癜、贫血。

④内分泌障碍:蜘蛛痣、肝掌、皮肤色素沉着、女性月经失调、男性乳房发育等。

⑤低蛋白血症:双下肢水肿、尿少、腹腔积液、肝源性胸腔积液。

⑥门脉高压:脾大、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壁静脉曲张。


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免疫调节,组织修复等功能。目前大量研究已证实,干细胞移植可以减少肝细胞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降低肝内炎症反应,从根本上修复肝硬化、提高肝功能。


图片


干细胞移植有效改善肝硬化的四大机制


间充质干细胞( MSCs) 采集的重要来源,也是较容易获得的一种采集方式,相对于其他采集方式,具有更低的抗原活性、更强的增殖能力、更高的产出率、易应用于临床治疗等优点。

目前在许多临床研究中都被报道可以延缓肝纤维化的进展。移植干细胞可能通过以下四种机制影响肝功能。

1、干细胞可在肝内向肝细胞样分化:干细胞可在肝内沿肝细胞谱系分化成全新的肝细胞,因此可替代病变肝脏中凋亡及硬化坏死的肝细胞。


2、干细胞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功能:干细胞可以在肝内被编程定向分化。肝内免疫细胞就是肝内产生的组织特异性因子,或是由相邻细胞融合后的遗传物质组合而成,因此,干细胞可在肝内分化增殖调节免疫能力。


3、干细胞具有抗炎性与分泌机制:移植的间充质干细胞也被证明具有其他的细胞因子作用,例如,抗炎作用、分泌营养因子、抗肝细胞纤维化活性,抗氧化活性、限制病变组织的凋亡、促进肝组织血管化;这些因素都有助于损伤的肝细胞再生。


4、干细胞旁分泌机制:此外,干细胞释放的肝细胞生长因子( HGF)还参与了抗体中和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证实间充质干细胞通过旁分泌机制调节活化肝细胞的功能,这也为干细胞在肝脏炎症和纤维化中的保护作用做出了合理的解释。


干细胞移植治疗失偿代期肝硬化成功案例


2021年,王福生院士团队在《国际肝病学杂志》(Hepatology International)发表的研究结果(预印本)显示,间充质干细胞显著改善了失代偿性肝硬化的肝功能及长期生存率。


图片


其实在过去的十年中,干细胞已成为肝硬化治疗的新选择。大量研究已经证实,干细胞移植可改善失代偿性肝硬化。


临床案例:在本次随机对照研究,共有219例乙肝相关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参加,其中对照组111人,治疗组108人。随访时间达到了75个月。


治疗组每间隔4周输注脐带干细胞,共3次。同时,两组都接受常规治疗,并接受随访。证实了间充质干细胞的长期效果。


安全性:从长期安全性上看,脐带干细胞治疗组没有发现明显的副作用和治疗相关并发症,没有比常规治疗更高的风险。


有效性

肝功能改善:研究发现,脐带干细胞治疗可以减轻肝素的氨基转移,明显改善肝脏功能,如血清白蛋白,凝血酶原活性,胆碱酯酶和总胆红素水平。

生存率改善:通过Landmark分析,在13个月至75个月的随访期间,脐带干细胞治疗组的总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以上结果显示,这一治疗方式既安全,也有效。


国内外多家医院及临床机构开展了大量干细胞干预肝脏疾病的临床试验。全球范围内在美国临床试验数据库上登记的干细胞干预肝硬化项目有70项,其中在中国境内开展的有26项,而26项中又有19项临床试验使用的是间充质干细胞。


图片


从2017年-2022年,四年间我国已通过8项干细胞移植改善肝硬化的备案项目,占比8%。这足以看出干细胞移植对肝硬化的良好效果,已获得了我国的认可与支持。


参考资料:

肝硬化失代偿的逆转:再代偿.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19,27(12):915-918. 作者:何志颖 王冰琼 尤红

央广网:小心肝!我国慢性肝病患者或超4亿人 肝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Ming Shi, Yuan-Yuan Li, Ruo-Nan Xu et al. Mesenchymal Stem Cell Therapy in Decompensated Liver Cirrhosis: A Long-Term Follow-up Analysis of the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16 March 2021, PREPRINT (Version 1) available at Research Square doi.org/10.21203/rs.3.rs-293044/v1

Jia Xiao, at al. Global liver disease burdens and research trends: Analysis from a Chinese perspective. J Hepatol. July 2019, 71(1): 212–221.

Cirrhosis: A Questioned Risk Factor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DOI:https://doi.org/10.1016/j.trecan.2020.08.005

Umbilical cord blood stem cells transplantation as an adjunctive treatment strategy for liver cirrhosis in Chinese population: a meta-analysis of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Tao H, Li Y, Wang T, Zhou C. Ther Clin Risk Manag. 2018 Feb 26;14:417-440.

我国是肝病大国,肝炎和肝硬化我国比较常见的肝病,两者的发生率有不断升高趋势,而两者发展的最后阶段就是肝衰竭。随着肝炎和肝硬化发生率的升高,肝衰竭的发生率也呈升高趋势,而且其死亡率也极高。我国每年死于肝衰竭的患者可达30万,病死率高达50%。


什么是肝衰竭


肝衰竭是由多种因素(如病毒感染、毒性药物、代谢疾病、乙醇等)引起严重肝功能损伤,造成肝细胞大量坏死,导致上述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进而出现以凝血机制障碍和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称之为肝衰竭。


临床以极度乏力、食欲下降、腹胀、恶心、呕吐、神志改变等为主要症状,由于病情进展迅速、治疗难度高,医疗费用昂贵,总体预后较差。


VCG211289286903.webp (1).jpg


不同肝衰竭有哪些症状


1、急性肝衰竭

急性的肝衰竭会导致出现一些症状,例如精神异常、性格改变等,这些都是早期的症状,希望大家能够清楚。


50例急性肝衰竭患者资料总结:高度乏力者88%,严重食欲不振者80%,恶心呕吐者76%,腹胀者84%。发病者中40岁以下的青壮年占78%。


由于既往体健,对疾病的耐受性较强,所以在疾病早期仍能坚持劳动或工作。另外对疾病的认识不足,也是疾病加重和迅速恶化的原因之一。


2、亚急性肝衰竭

这种病症比较急,一般在15周左右会发病,有一些是和急性肝衰竭的症状相似之外,还会出现黄疸。


由于疾病的病程延长,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如:腹水、腹腔感染、肝性脑病等,患者会出现腹胀、浮肿、意识障碍。诊断上也分为腹水型或脑病型。


3、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

既往有慢性肝病表现,短期内发生急性或亚急性肝功能失代偿表现,临床症状比急性肝炎起病要重。


4、慢性肝衰竭

在肝硬化基础上,肝功能进行性减退和失代偿,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有腹水、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各种并发症表现。


图片


在我国常见病因是乙肝病毒感染,其次是药物和肝毒性物质。目前肝衰竭的传统干预手段主要是药物干预、人工肝及肝移植等。但这些传统疗法甚至一些新疗法和新技术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局限性。肝移植是公认的治疗肝衰竭最为有效的方法,但供体紧缺、移植后免疫排斥及高额费用限制其广泛应用;人工肝只能暂时性替代肝脏功能。


近年来,随着对干细胞的深入研究,为肝衰竭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干细胞具有强大分化潜能、自我更新能力、免疫调节作用及靶向治疗功能,能够促进肝脏细胞的修复和再生,是治疗肝衰竭比较理想的选择,具有巨大的发展和应用前景,为广大肝衰竭患者带来了希望。


干细胞治疗肝衰竭作用机制


诸多的临床研究表明,干细胞治疗肝衰竭具有很大的潜力,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有望造福于广大肝衰竭患者。那么,干细胞是如何治疗肝衰竭的?从现有的研究来看,干细胞治疗肝衰竭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抑制肝细胞凋亡:大量研究表明急性肝衰竭与肝细胞凋亡的关系十分密切,肝细胞凋亡是肝衰竭发病的关键环节。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分泌大量抗凋亡因子,如VEGF、Caspase、HGF等因子。


抑制肝纤维化:急性肝衰竭时细胞大量凋亡伴随而来的是肝内星状细胞(成纤维细胞) 大量增生,肝脏纤维化形成。因此抑制肝脏纤维化可以延缓肝衰竭的进程。如前所述,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肝衰竭小鼠时,VEGF和HGF分泌增加;而VEGF可通过减少胶原蛋白的沉积减轻肝脏纤维化 。


抑制炎症反应及免疫调节:炎性因子浸润及免疫介导的肝损伤是肝衰竭发生中的核心环节之一。研究表明,免疫因子(如NK细胞、Kupffer细胞、DC细胞等)的活化在肝衰竭的发病中起到关键作用。


肝样细胞多向分化: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能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化为肝样细胞,替代受损以及坏死的肝细胞,从而对肝衰竭起到治疗作用。


Lee等早期研究就已发现骨髓、脐带,羊膜、牙髓等来源干细胞可经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诱导分化为肝样细胞,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到肝相关基因,免疫荧光分析验证白蛋白的产生,证实干细胞可分化为有功能肝细胞。


Banas等的研究也发现脂肪来源的干细胞不仅可分化类肝样细胞、表达肝细胞标志物,同时还发挥着低密度脂蛋白摄取和氨的解毒等肝细胞功能。


归巢性:目前研究者们认为,肝损伤时干细胞可归巢至损伤部位分化为类肝类细胞进而发挥肝细胞功能。


另有体外细胞迁移实验表明,经转染而高表达干细胞其迁移能力(归巢性)显著升高,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参与其中。如接受干细胞移植小鼠,在提高归巢性和损伤肝脏能力同时,其存活率升高和肝功能改善均有明显升高。


图片


干细胞移植疗法在肝衰竭的临床研究进展


2021年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中心官网获悉,天津昂赛细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干细胞新药临床试验申请(IND)获得默示许可适应症为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


图片

图源: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截图


这是2021年国内首个默许进入临床试验的干细胞药物,也是国内第一个进入临床试验的针对肝衰竭治疗的干细胞药物。


未来,干细胞疗法将会发挥更大的临床应用空间,力争推动干细胞药物早日上市,惠及更多肝衰竭患者!造福国人健康!

干细胞移植在改善哪些肝病中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病临床研究进展(发展史)

——
2005年,德国学者首次将干细胞用于肝病治疗,证实干细胞可以促进肝脏再生。随后,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干细胞移植治疗肝脏疾病的临床探索研究。

2014年,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干细胞工程学组发布了我国第1个干细胞移植规范化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专家共识。

2021年,干细胞治疗再添一项专家共识!干细胞移植规范化治疗肝硬化失代偿的专家共识(2021)正式发布。

近期,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公布了新增的13个通过备案的干细胞临床研究项目,其中之一与肝脏疾病相关,是四川省人民医院承担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乙肝后终末期肝硬化的单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截止目前,国内已经有8个与肝脏疾病相关的干细胞临床研究项目通过备案。



















内外已经有多项干细胞治疗肝病的临床试验登记注册,截止2022年3月18日,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最大临床试验注册库http://clinicaltrials.gov网站上注册的有关干细胞治疗肝病的临床研究项目有108项。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关于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重在分享,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hjtdsw1809@163.com),我们将会在24小时之内删除。




干细胞治疗肝病相关答疑

——
Q1: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需要多少钱
干细胞移植干预肝硬化费用?干细胞移植干预肝硬化要多少钱?这是很多肝硬化患者在准备做干细胞移植干预前经常咨询的问题,肝硬化的干细胞移植干预费用
并不是固定的,一般来说,主要是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决定,要知道的是,病情的特点可以直接影响到干细胞移植干预方案的选择,以及干预预后的效果等,
要降低肝硬化干预费用,首先要做到及时正规干预。其实干预肝硬化的费用主要和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一、医院。由于干细胞移植的手术难度非常大,所以并不是每家医院都具备做干细胞移植手术条件。因此肝硬化患者在选择医院的时候,一定要去正规专业的

医院做干预。

  

二、地区。不同的地区做干细胞移植的收费都不一样,比如说在北京或广州做干细胞移植,由于北京、杭州本身的物价就比较高,所以做干细胞移植的费用肯

定比其他城市高一些。但物价高的城市,医疗技术相对也要更好一些,那么做肝细胞移植的成功率以及肝硬化的实际干预效果比起一般城市也要更理想。


Q2: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哪家医院最好
现在临床医学技术比较发达,全国各地各正规公立三甲医院使用干细胞移植的方法治疗肝硬化的效果都比较好。这种方法是治疗肝硬化的一种手段,技术也比较成熟,各正规公立三甲医院一般都已经开展。

以下是进行过干细胞移植肝硬化备案的医院

肝肝硬化: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肝再生作用的临床研究——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乙肝肝硬化: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乙肝后终末期肝硬化的单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四川省人民医院 乙肝肝硬化: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研究——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乙肝肝硬化: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探索性临试验——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肝功能衰竭:宫血干细胞治疗肝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乙肝肝硬化:宫血干细胞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树兰(杭州) 医院 乙肝肝硬化: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研究——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乙肝肝硬化:人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代偿期)随机双——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乙肝肝硬化: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乙肝后终末期肝硬化的单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四川省人民医院
乙肝肝硬化:宫血干细胞治疗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研究——海南省人民医院
Q3:国内外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病研究进展
国内外已经有多项干细胞治疗肝病的临床试验登记注册,截止2022年3月,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最大临床试验注册库http://clinicaltrials.gov网站上注册的有关干细胞治疗肝病的临床研究项目有108项。
Q4: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病的原理是什么
干细胞治疗肝病的原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分化再生为肝细胞。干细胞在进入人体内能够通过归巢效应,迁徙到受损的肝组织周围,并分化再生为新的肝细胞,替代原有损伤细胞,缓解肝脏损伤,帮助肝功能修复与再生;

2)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干细胞具有旁分泌多种细胞因子的作用,这些细胞生长因子能够在肝损伤的环境中相互影响,表现出抗炎症反应作用,从而促进肝细胞再生;
3) 抗纤维化。间充质干细胞能够通过高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降解细胞外基质,直接降解肝内过量沉积的细胞外基质,从而减轻肝纤维化;
4)免疫调节。干细胞具有免疫调节的功能,它能够通过抑制免疫细胞来进行肝脏内部环境的微调节,可减轻炎症反应所带来的肝脏组织损伤。

肝病相关内容推荐

2022

07-20

肝病是由病毒(如乙型和丙型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酒精性脂肪性肝炎(ASH)、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和进行性代谢疾病引起的肝脏感染,导致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和肝癌症。它已成为全球日益严重的死亡原因,占全球年度死亡率的3.5%。肝脏损伤进展分期图长期肝损伤逐渐导致肝功能丧失和细胞外基质(ECM)堆积,导致肝纤维化的发生。肝纤维化终末期为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出现多种并发症;最常见的临...

2022

06-16

介绍病毒性和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炎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最终可发展为终末期肝病,逐渐成为全球主要死因之一。针对终末期肝病已经开发了多种治疗方法,包括药物、人工肝以及门静脉高压症的内窥镜和血管干预。尽管治疗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临床症状,但由于肝细胞数量减少,肝功能减退无法逆转。目前,原位肝移植仍然是终末期肝病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然而,供体来源不足以满足临床需求。此外,移植后排斥反应...

2022

06-13

干细胞疗法正在成为慢性肝病 (CLD) 的新兴治疗选择。然而,干细胞疗法是否比传统疗法更有效仍然值得怀疑。我们对随机对照试验 (RCT) 进行了大规模荟萃分析,以评估干细胞治疗CLD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2022

03-18

2022年3月18日,是第二十二次全国爱肝日。今年的主题是“ 全民参与、主动筛查、规范诊疗、治愈肝炎”众所周知,肝脏为人体最大的加工厂,担负着重要的消化、合成、代谢及内分泌调节功能。当发生急性损伤或部分切除后,可以发挥强大的再生能力,在短时间内完成功能和细胞数的恢复。但如果肝脏的慢性损伤持续,尤其是发展至肝纤维化、肝硬化阶段,肝脏再生能力被显著抑制,出现以肝功能减退为主的临床症候群,一旦出现...

2022

02-15

肝硬化随着病程的进展,不仅表现为肝脏本身功能的恶化,还有不断出现的其他系统或其他器官的诸多并发症,当前对于终末期肝硬化的最有效治疗手段为肝脏移植,但由于供体缺乏、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高、抗宿主反应、医疗花费高等缺点,应用范围有限。有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MSC)移植治疗可减轻患者炎症和组织损伤,临床疗效显著,又因MSC具有来源广、弱表面抗原性、免疫原性低等诸多优势,被广泛应用 到肝脏疾病的...

2022

02-12

我国是肝癌大国,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2020年最新全球癌症负担数据显示:我国肝癌新发病例41万例,肝癌死亡病例数39万例。近7成肝癌患者发现时都已经是中晚期,生存期很短,如果不治疗只进行护理,平均寿命只有三个月到半年时间。图源网络01为什么大多数肝癌发现就是晚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肝脏的代偿功能太强大。人类的肝脏有左右两个叶,主要由肝细胞组成。当然它还有其他类型的细胞...

2021

12-23

肝脏是人体的化工厂因为我们需要的营养物质都是经过它的加工才被人体吸收。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维持人的生命和内外环境稳定不可缺少的器官。它可以分泌胆汁,对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进行分解,促进消化;也可以将食物中的氨基酸合成人体需要的蛋白质;还可以将血液中多余的糖储存起来,随时供身体使用。此外,肝脏还是人体重要的排毒器官,可以把小肠吸收的一些有毒物质排出体外,由于肝脏的生理功能如此复杂,因...

2021

12-03

什么是肝衰竭当受到多种因素(如病毒、酒精、药物等)引起严重损害时,造成肝细胞大量坏死,导致上述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进而出现以凝血机制障碍和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称之为肝衰竭。临床以极度乏力、食欲下降、腹胀、恶心、呕吐、神志改变等为主要症状,由于病情进展迅速、治疗难度高,医疗费用昂贵,总体预后较差。目前内科及人工肝治疗只能姑息对症,肝移植是最终唯一有效的办法,...

2021

10-28

什么是自身免疫性肝病自免肝属于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AILD),是机体产生了针对肝细胞的抗体,从而导致免疫系统对肝细胞打破免疫耐受,进行错误的免疫识别及免疫攻击,造成肝细胞炎症,表现为肝功能的反复异常,长时间反复可逐渐进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按临床及病理类型,可分为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三种类型(PSC)。编辑搜图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2021

07-02

肝病早期往往发生纤维化,如果不及时治疗或控制,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进一步加重,最终可能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转化为肝癌。我国的肝细胞癌发病率位列所有肿瘤的第2位,且发病率仍呈现上升趋势。肝病肝纤维化形成的主要包括肝炎病毒、酒精、自身免疫等,这些病因都会引起正常肝细胞的凋亡和肝星状细胞(HSCs)的激活,造成肝内细胞外基质(ECM)的过度积累和肝结构的破坏。传统疗法治疗肝病效果不佳近些年,对于肝病肝...

2021

04-29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福生,早在多年前就开始布局干细胞治疗肝硬化的临床研究,历时6年的研究成果显示,脐带干细胞对肝硬化的治疗疗效显著,可减轻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这表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肝硬化可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减少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并有效提高生存期,且治疗是无副作用,安全可靠的。

2021

03-22

肝硬化指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反复刺激肝脏而造成的肝弥漫性损伤,肝硬化进展至一定程度、超出肝脏代偿能力时称之为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硬化失代偿期主要临床表现:为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发病率和致死率极高。原位肝移植(OLT)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等终末期肝病的理想治疗方法,但由于肝脏供体紧缺、费用高、免疫排斥反应高等限制 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术为肝硬化患者带...

2021

02-19

干细胞药品化路漫漫,只要比昨天进步就值得鼓励!截至目前,18项干细胞药物临床试验申请受理,其中13项获得进入临床试验资格。刚刚,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中心官网获悉,天津昂赛细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干细胞新药临床试验申请(IND)获得默示许可,适应症为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受理号 :CXSL2000335药品名:注射用间充质干细胞(脐带)适应症: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图片来源:C...

2020

12-23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肝慢性、进行性、弥漫性病变,是在肝细胞广泛变性和坏死基础上产生肝纤维组织弥漫性增生,并形成再生结节和假小叶,导致正常肝小叶结构和血管解剖的破坏。病变逐渐进展,晚期出现肝衰竭、门静脉高压和多种并发症。一、引起肝硬化的原因引起肝硬化的原因很多,在国内以乙型病毒性肝炎所致的肝硬化最为常见,少部分为酒精性肝硬化和血吸虫性肝硬化。在国外,特别是北美、西欧则以酒精中毒最...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