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丨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哪些丨
间充质干细胞对自身免疫病治疗作用的主要机制
2)免疫调节系统性红斑狼疮 强直性脊柱炎 风湿性关节炎 自身免疫性肝炎 银屑病 |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结缔组织病,多发于20~40岁的女性,临床症状为皮肤出现蝶形红斑特异性皮损或非特性皮损紫癜、关节痛等,严重情况下会累及内脏器官如心肾,消化系统、血液系统、呼吸系统等也会受损。
引起红斑狼疮的因素有哪些
对于SLE的病因至今尚未肯定,但大量研究显示其发病原因与遗传、内分泌、感染、免疫异常和一些环境因素有关。
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雌激素水平等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下,导致T淋巴细胞减少、T抑制细胞功能降低、B细胞过度增生,产生大量的自身抗体,并与体内相应的自身抗原结合形成相应的免疫复合物,沉积在皮肤、关节、小血管、肾小球等部位。
但总之,结果就是免疫系统整个出现了问题,身体开始因为“内战”而渐渐垮掉、造成人体器官组织衰竭。
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新希望
近年来兴起的干细胞技术在SLE(尤其是难治型)的治疗中显示良好的效果。
因干细胞具有“无限”增殖,多向分化潜能,具有造血支持,免疫调控和自我复制等特点。可作为理想的“种子”细胞用于病变引起的组织器官损伤修复。
专家表示MSC可通过多种途径调节炎症因子的释放、诱导免疫耐受、抑制自身免疫反应, 发挥治疗作用。
MSC移植治疗SLE有以下优点:
③治疗效果好,MSC移植后可长期发挥作用。
国内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红斑狼疮研究进展
2007年
早在2007年,孙凌云教授带领的团队就通过输注异体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SC)治疗SLE。之后,该团队也尝试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SC)治疗SLE。II期临床试验的结果显示,治疗4年后患者的存活率为94%,50%患者的症状得到缓解,但也有23%的患者出现复发。
目前项目组已完成1132例难治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异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取得良好效果。为国际开展最早、例数最多、随访时间最长,并结合临床研究数据为难治性红斑狼疮患者制定最适宜临床治疗方案。
2018年
2018年昆明医科大学徐健课题组发表文章在北京大学学报上,分析了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有效性。文章共纳入8项研究,共213例患者,其中3项研究为随机对照研究。
结果显示,间充质干细胞可降低红斑狼疮疾病的活动评分,降低蛋白尿水平,改善补体水平。
2019年
2019年1月,八个干细胞临床研究项目按照《干细胞临床研究管理办法(试行)》(国卫科教发〔2015〕48号)的规定完成备案,其中有一项即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中重度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应用研究”。
2019年3月,国家科学技术部发布了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受理项目。其中,“异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难治性红斑狼疮的关键技术创新与临床应用”项目入围。2019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由此可见,干细胞疗法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的临床应用可期!
2022年
2022年开局,又添一项干细胞治疗的专家共识!《异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专家共识》发表在2022年1月第26卷第1期的《中华风湿病学》杂志上。
专家共识明确表示,多项临床研究已证实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安全且有效。
目前全世界约有1500多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接受了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异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重症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有效率达60%,使重症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5年病死率从原来的35%~45%下降至16%,且迄今为止未观察到移植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大提高了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疗效,改善了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
在clinicaltrial.gov上,我们共能查询到30个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的临床研究。
截止目前,南京鼓楼医院风湿免疫科已完成近1000多例干细胞治疗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疾病,国际上遥遥领先。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关于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重在分享,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hjtdsw1809@163.com),我们将会在24小时之内删除。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风湿免疫性脊柱关节病,它以骶髂关节慢性进行性炎症为主要特征。炎症病变常向上蔓延至中轴骨骼、向下累及外周关节,晚期可导致脊柱或髋关节周围软组织纤维性或骨性强直,甚至造成严重畸形和残疾。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尽管属于关节炎的一种,但病人血液中检测不到类风湿因子抗体,因此也被称为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强制性脊柱炎发病率明显要高于红斑狼疮、硬皮病、皮肌炎等其他自身免疫病。
明星也被强直性脊柱炎困扰
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明星人物也患有强直性脊柱炎,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周杰伦。
周杰伦是一个时代的代表,他曾获得美国CNN亚洲最具影响力人物,是四届世界音乐大奖最畅销亚洲艺人,为华语乐坛乃至世界音乐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他的作品《青花瓷》《东风破》《不能说的秘密》等已经是耳熟能详的歌曲,音乐已传到世界各地,被称为“亚洲天王”。
周杰伦获赠巴黎18号球衣
但光鲜的背后,也有鲜为人知的故事。
一段很长的时间里,周杰伦被影迷发现有点背驼,走路直直的,好像在耍酷。但其实是杰伦病了,他一直在承受着强直性脊柱炎带来的疼痛困扰。
同样,大器晚成的实力派演员张嘉译在出席各种场合的时候,走起路来弯腰驼背,一步三摇,被称为“走路带风的男人”也和周杰伦一样患有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康复的希望:据了解,强直性脊柱炎一般起病比较隐匿,早期可无任何临床症状,患者发现得比较晚很容易失去最佳治疗时机。而传统治疗方法一般采用的是慢作用抗风湿药进行治疗,其疗效不显著并且复发率高、安全性差,对病情的缓解作用不明显,所以国内研究机构继而转向干细胞生物疗法。
干细胞研究作为当前的一个热点的科研方向, 多种疾病被证实与其相关,这也引起了人们对AS干细胞研究的兴趣。已有学者发现,AS发病过程中干细胞的免疫调节和定向分化功能异常。一些临床实验证实,干细胞移植对减轻AS的症状有效。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有较强的增殖和分化能力,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可以用来治疗自体免疫疾病。干细胞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有以下具体优势:
1、能达到病理康复:从根本上解决反复发作问题,干细胞具有的免疫调整作用,抑制强直性脊柱炎的免疫应答,逐渐降低并消除炎症反应,使关节肿胀、疼痛、跛行症状减轻并消除。
2、逆转硬化骨:干细胞会分泌出细胞活性因子,修复被破坏的软骨及关节组织,骨关节变形停止,活动功能逐渐恢复,病情一天比一天好转。
3、骨质稳定:在进行第二次干细胞移植后,此时进入骨修复稳定期,骨关节的硬化骨质继续被吸收而减少,韧带骨化已停止,病情发展也停止,行走时无疼痛,步伐变得灵便。
4、免疫功能恢复: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全身免疫功能基本失调,经干细胞移植后,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得到恢复,使病人灰暗的面色变得红润,精神饱满,由于疼痛不再,睡眠也充足了。
干细胞移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研究
临床案例一
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4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免疫及生物制剂治疗,观察组采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沉、细胞间黏附分子、血清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的疼痛程度评分、活动指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临床案例二
干细胞移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哪家医院可以做
2017年,《河北医学》刊发了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的一项临床观察疗效表明,采用间充质干细胞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常规和肝功能水平,且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脊柱功能。
同样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团队也利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调理强直性脊柱炎。研究纳入4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20例纳入干细胞使用组,20例纳入免疫及生物制剂对照组。
观察临床疗效发现,干细胞使用组的调理总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除此之外,免疫指标、疼痛程度及活动指数评分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另外,山东大学肾脏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开展干细胞用于强直性脊柱炎的研究。5名患者HLA-B27均为阳性,接受间充质干细胞调理半年后5名患者症状得到很好的恢复,并在一年后停止所有药物治疗,身体情况保持稳定。
相比生物制剂,干细胞移植用于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能明显降低疾病活动指数和功能指数,减轻炎症反应,提高髋关节功能。可纠正失衡的免疫机制,提升患者机体的免疫力,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从而为该病的修复提供了新的途径。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关于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重在分享,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hjtdsw1809@163.com),我们将会在24小时之内删除。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即患者的免疫系统错误地将关节周围组织识别为“非我族类”进行攻击,造成关节炎症、疼痛、肿胀和僵硬。
该病的主要特征是:病程慢、反复发作,可引起关节损伤、躯体残疾、心脏疾病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而且降低病患的预期寿命。
RA全球有超过2300万人患有此病,全球发病率为0.24%,我国的RA患病率目前为0.3%,在我国有超过500万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的频率也越来越高,高发年龄为40~60岁,多发生于中年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3倍。
然而,大家对这种疾病的了解甚少,提到类风湿性关节炎,经常和骨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混为一谈。
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是风湿热的主要变现之一,多发于膝、踝、肩、肘等大关节。
骨关节炎不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部位以大关节为主。
而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或慢性结缔组织炎症,常常由链球菌感染所致,该病好发于手、腕、脚等小关节,反复发作。
类风湿性关节炎具体发生的病理机制还在研究中,主要涉及多种免疫细胞的异常激活,导致持续慢性炎症,进而导致关节损伤和破骨细胞活性增强介导过度的骨吸收。
类风湿关节炎的传统治疗方式:目前,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主要依赖于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改良型抗风湿药物、免疫抑制剂及免疫调节剂等,这些药物能缓解患者的症状。
然而,长期使用这些药物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包括感染、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等。虽然一些生物制剂取得不错的疗效,但约30%的患者在试验中对治疗没有满意的反应。即使达到临床缓解,软骨和骨损伤也继续进展。类风湿疾病的治愈不仅仅是缓解患者的疼痛,更重要的目标是要调节自身免疫系统,从而预防关节的损伤和变形。达到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就是干细胞疗法。
干细胞又是怎样帮助治疗关节炎?
间充质干细胞具有高度自我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低免疫原性无MHC限制性,来源丰富可取自骨髓、脂肪、脐带或其他,损伤趋向化作用及“归巢”功能,加上免疫调节和损伤修复特性,在机体内可分泌大量生长因子和免疫调节因子促进修复组织损伤,抑制炎症和自身免疫反应,因此间充质干细胞成为治疗关节软骨细胞的另一选择。
干细胞移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研究进展
间充质干细胞有免疫调控和促进组织修复作用,调节患者自身免疫系统,阻止疾病进展;同时还可分化为软骨细胞,修复被破坏的软骨。调查显示,类风湿患者进行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后,绝大部分患者达到了关节结构、躯体功能和临床症状“三重缓解”。已成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的研究热点。
我国首个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干细胞产品获批
2020年4月13日,在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获悉,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新药临床试验申请获得批准(受理号: CXSL2000005 ),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这是国内首个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间充质干细胞产品,也是2020年首个获得受理的干细胞产品,并最终通过CDE技术审评。
干细胞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案例
澳大利亚Mesoblast:2016年,澳大利亚生物科技公司 Mesoblast 曾报道一种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干细胞疗法的临床试验令人鼓舞的结果,大约一半(47%)的治疗患者其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得到 20% 的改善。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一些治疗响应在不到一周时间内就能产生。
解放军303医院:解放军303医院也有收治6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临床试验的案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的显效和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显效13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为73.3%,显著高于对照组40.0%。
论文以《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临床分析》为题发布在《中国现代医生》,结论: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较好,可明显缓解和减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症状。
此外,协和医院、广西医科大学、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山东大学等等诸多医疗及科研机构纷纷就此展开相关研究。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优点
间充质干细胞应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①间充质干细胞激活后可修复、替代受损害的细胞和组织,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多向组织分化潜能,植入宿主体内后可在特定部位的微环境影响下向正确表型的细胞分化;
②间充质干细胞可分化为免疫细胞来治疗、 修复免疫系统, 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功能;
③间充质干细胞与 T 淋巴细胞之间的接触可以增强其抑制作用;
④间充质干细胞激活后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可以阻抑炎性细胞介质,减少骨关节、滑膜破坏,有效地控制病情的进展;
⑤间充质干细胞的治疗无排异反应,无医学伦理争议,安全可靠,疗效确切。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是目前最持续有效和最彻底的治疗方法,可改善患者体内环境、调节免疫功能,激活受损及休眠的细胞。在体内能够正常生长、增值、修复损伤,阻止关节结构进一步破坏,抑制异常的机体免疫功能,遏制并发症的发展,从而恢复机体的正常功能。
随着科研人员正在不断地探讨干细胞疗法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新策略,同时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加速发展,不断改进干细胞疗法,终将实现干细胞疗法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应用,配合综合护理,将为患者缓解苦痛,减少关节致残带来的沉重负担。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关于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重在分享,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hjtdsw1809@163.com),我们将会在24小时之内删除。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一种罕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即免疫系统误将自身组织认定为外来侵入体而进行攻击。导致肝脏代谢异常,
其特征是高水平的转氨酶和免疫球蛋G(IgG),自身抗体的存在以及组织学上的界面性肝炎,可影响成人和儿童,在儿童发病中,AIH通常发病急且病情较重。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发病机制
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发病机制至今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是遗传与环境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多种病毒和药物可能是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诱发因素。已有报道病毒感染可诱导AIH发生,如肝炎病毒。
此外,有研究者认为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调节性T细胞(Treg)功能障碍,导致自身反应性T、B淋巴细胞活化,攻击肝细胞导致肝脏发生炎症、坏死及凋亡,且进一步发展为纤维化。
而Th17细胞是促炎性细胞,通过分泌IL-17促进中性粒细胞清除病原体,增强组织炎性反应和组织损伤从而上调机体免疫反应,参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Treg 和Th17细胞在多种组织中共同存在与相互抑制且存在动态平衡,其平衡对于免疫稳态维持起到重要作用。
若比例失衡将引起免疫紊乱,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因此Treg细胞和Th17细胞失衡可能是肝炎致病机制之一,而成功免疫抑制方案可以恢复Treg和Th17细胞比例平衡和功能。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临床表现
约17%~48%AIH患者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常见的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甲状腺炎、红斑狼疮、溃疡性结肠炎、1型糖尿病等,首甚至是部分患者次就诊的原因。
目前主要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为主要干预手段,但该方法易引起骨质疏松等副反应,仍缺乏有效干预方法。而干细胞疗法对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保健和修复作用显得愈发突出。
干细胞为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带来新方向
因此,寻找简单、有效及无副反应干预自身免疫性肝炎办法显得尤为重要。而近年来,随着干细胞研究发展的深入,干细胞疗法对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保健和修复作用显得愈发突出。
由于干细胞来源广,创伤小,不涉及伦理学问题,其除造血支持和自我复制外,还具免疫调控特点。干细胞在体内外均可抑制T淋巴细胞的活化、增殖,并可用于干预多种疾病,均取得了较好干预效果,也为干预自身免疫性肝炎带来新途径。
干细胞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机制
干细胞移植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临床案例
细胞免疫调节功能干预自身免疫性肝炎安全有效
案例一:2009年11月至2011年10月苏州某医院开展了6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临床研究,运用干细胞移植。
结果显示,所有患者血清ALT和AST水平明显降低,而ALB 明显上升,所有患者在随访24个月时未见重大疾病发生,人体各项指标无不良影响,表明患者肝功能得到部分改善。干细胞移植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肝区不适及精神状态等。
科学家通过比较6例患者干细胞移植干预前后血清 IFN-γ和IL-4水平变化情况,发现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IFN-γ降低和IL-4升高。提示干细胞诱导了体内T淋巴细胞由Th1向Th2 方向转化,使得Th1/Th2 细胞得以趋于平衡,纠正免疫紊乱,发挥负性免疫调控作用。
通过干细胞移植干预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可改善肝病患者症状,促进肝功能好转,移植后无明显不良反应,且这一干预过程操作简便,安全有效。
案例二:3例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硬化受试者接受干细胞疗法,3例移植手术全部成功,移植过程中无严重副作用发生。
3名受试者移植后2周,肝功能及凝血功能指标开始好转,肝硬化(PT、ALB、ALP、AST、ALT )指标和自身免疫指标(ANA,SMA 或LKM-1的滴度)均有所降低;12周后改善更为明显,受试者主诉精神状态、食欲和体力均有所改善,证实了干细胞疗法有效缓解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发生发展。
临床研究证实:干细胞疗法能够调节Treg和Th17动态平衡,维持机体免疫稳态,可以有效修复肝损伤、改善肝功能、凝血功能和肝脏储备功能,提高肝炎患者生存质量及延长患者生存期。
通过全身或局部注射一定量的干细胞,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成为广大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康复的一大希望。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关于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重在分享,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hjtdsw1809@163.com),我们将会在24小时之内删除。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诱发的免疫介导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系统性疾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疾病,在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发病。
临床上以鳞屑性红斑、斑块为特征,病情多为轻、中度。具有病程长和易复发的特点,以影响皮肤、关节为主,患病率约为全球人口的2%-3%。其中,斑块状银屑病是最常见的疾病亚型,约占85%的病例。
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了银屑病是一种多系统疾病的观点,他们认为此病不仅影响了皮肤,银屑病还可合并多种并发症,由于体内内分泌紊乱和不良的生活习惯,容易造成代谢综合症(MS),如高血糖、高血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肌梗死等,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缩短生命预期,引起了患者的关注与重视。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银屑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涉及复杂的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是免疫功能紊乱导致的组织损伤。
研究证实,银屑病患者皮损及外周血中Th17过度活化及增殖,Treg 数量减少,免疫抑制功能降低,是导致银屑病免疫功能紊乱关键环节。
临床上常采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干预银屑病,然而这些方法无法治愈银屑病,多数患者会反复发作,罹患终生。为此,科研人员一直寻找更为合适的解决方法。
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疗法给治疗银屑病带来新机制
近年来,干细胞疗法用于银屑病个案报道和临床研究广泛,且安全性和干预效果颇佳。银屑病是由于免疫紊乱导致组织细胞损伤,干细胞不仅可以修复损伤细胞,还可以对发病机制免疫紊乱进行干预,使得干细胞疗法治疗银屑病优势明显。
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免疫调节、调控细胞生长和修复损伤等功能。
研究发现在炎症状态下,间充质干细胞可以调节炎症因子的分泌,对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都有调节作用,从而修复机体由于炎症引起的组织损伤,这为干细胞治疗银屑病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皮肤病的治疗中,间充质干细胞可以通过改变微环境起到免疫调节作用,与各种皮肤病的炎症微环境的免疫应答之间相互作用,特异性的靶向疾病进展中的免疫细胞,以减弱它们对炎症性触发物的反应。
此外,还可以通过产生大量的抗炎症细胞因子,抑制炎症引起的过度免疫应答,保护相邻组织。
干细胞移植治疗银屑病临床案例
临床上银屑病虽然有着四种不同的情况:1)寻常型银屑病;2)脓疱型银屑病;3)红皮病型银屑病;4)关节病型银屑病。其中,99%以上病例为为寻常型银屑病。
基于对间充质干细胞活性因子及外泌体的研究,我们认识到这些干细胞分泌的活性因子和多种有效成分可以重建皮肤免疫微环境,同时具有抑制炎症,调控免疫,维持皮肤损伤局部微环境稳态的效果。最重要的是激活和招募内源性干细胞进行免疫调控和修复。
于是,我们开始尝试研究寻常型银屑病的治疗,在此我们报道了一例利用间充质干细胞活性因子成功治疗头部寻常型银屑病一例。2016年初开始实施,至今尚未复发。
尹秀平等研究发现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外周血Tregs淋巴细胞抗炎功能的调节能力下降,但对外周血Th17淋巴细胞无促炎作用。
De Jesus等报告了一例寻常型银屑病和一例银屑病关节炎患者使用自体脂肪干细胞治疗的案例。
前者在三次输注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评分从24.0分下降至8.3分,好转时间达292d;后者经脂肪干细胞治疗后,TNF-α下降、活性氧产物活性显著降低,但关节疼痛症状未改善。此外,这两例患者均未发现因脂肪干细胞输注导致的严重不良事件。
国内干细胞移植治疗银屑病研究进展
2002年,北京军区总医院血液科报道了2例异基因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愈急性白血病合并银屑病的患者 ;
2006年,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报道了异基因间充质干细胞治愈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并发顽固性银屑病1例;
患者在异体或自体干细胞移植后,白血病(或其他恶性血液病)和银屑病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或长期完全缓解,提示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或许可成为银屑病的有效治疗方法。
中国学者在ClinicalTrials注册临床试验: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干预寻常型银屑病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干预银屑病的临床研究中,目前已有三个项目通过国家卫健委备案。
2019年,长沙高新区人类干细胞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皮肤科陈翔教授团队合作开展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银屑病”临床研究。
该研究募集了50名银屑病患者,于2019年3月1日对患者进行了干细胞回输治疗,目前已有5人进入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疗程,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有患者已能见到皮损明显好转的积极疗效。目前该项目正在顺利开展中。
2020年11月,科技部公布了新一批重点研发计划。其中,由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转化研究中心王宏林教授任首席科学家,中南大学、厦门大学和湖南光琇高新生命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参与的“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银屑病及银屑病型关节炎的临床研究”项目入围“干细胞及转化研究专项名单”,这也是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连续第二年获得该重大专项。
据介绍,该项目资助强度5442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拨款1442万元),将在前期已有机制研究和细胞制备取得成果的基础上,聚焦间充质干细胞(MSCs)治疗银屑病的转化研究和临床应用,以期获得能治疗银屑病及银屑病型关节炎的临床级MSCs产品。
目前,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和湖南光琇高新生命科技有限公司临床、工程技术团队的通力合作下,该项目已获得国家干细胞治疗银屑病临床研究项目备案,并完成了17例临床试验,大部分取得良好疗效。
2021年7月30日,华夏源细胞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I类生物制品,“ELPIS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IND申请获得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受理(受理号:CXSL2101224)。
此次IND申请的受理,是华夏源干细胞新药研发管线的里程碑,也是我国首款受理的用于银屑病治疗的干细胞新药,具有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关于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网站刊载的各类文章重在分享,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hjtdsw1809@163.com),我们将会在24小时之内删除。
相关问题解答
医院只做干细胞疾病治疗项目,中科生物面向的群体是亚健康人群的干细胞养生,更多的功能是对亚健康细胞的修复、激活、再生、赋能的功效,这是医院--这类的治疗机构无法提供的。中科生物是东北乃至全国最大的干细胞的生产厂家,绝对安全。同时具备,国际权威细胞专家,国家干细胞科研机构研发。2002 年开展至今,操作经验非常丰富。
人体一般从 32 岁以后机体的细胞更新速度就会缓慢,机体器官功能就会下降,逐渐走向衰老,专家建议,自 32 岁起即应该进行干细胞移植抗衰老保健疗法。
2022
06-26
2022
06-09
2022
03-29
2022
02-21
2022
01-19
2022
01-11
2021
12-29
2021
11-27
2021
11-01
2021
09-28
2021
07-09
2020
1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