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治疗糖尿病前期症状及治疗方案发表时间:2020-12-05 14:39作者:杭吉干细胞科技 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统计,2017年全球成年人糖尿病患者数量达4.25亿,同时世界上还有很多隐性糖尿病患者(如胰岛素抵抗、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异常)。中国糖尿病人数已达1.14亿,成为全球糖尿病人数最多的国家。 ![]() 如果把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都考虑进来, 目前我国有50.1%的成年人,即接近5亿人正处在糖尿病前期! 打个形象的比喻,中国有一半左右的成年人正走在通往糖尿病的路上。 看到这样的数据,相信很多人都会感到震惊…… 01、「糖尿病前期」究竟是什么? 所谓糖尿病前期,就像5亿人站在一个亮着黄灯的十字路口,再往前一步,就是糖尿病了;往后再退一退,可以减少大概一半的发病。 首先我们要知道两个数值: 1、健康人空腹血糖 < 6.1 mmol/L,餐后(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 小时血糖 < 7.8 mmol/L 2、空腹血糖 ≥ 7.0 mmol/L和(或)餐后 2 小时血糖 ≥ 11.1 mmol/L,则可诊断为糖尿病 根据这两个数值,当血糖明显「越线」,超出正常值一大截,但尚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则称为「糖尿病前期」。 具体说来,糖尿病前期可分为三种情况: (1) 空腹血糖异常: 空腹血糖 ≥ 6.1 mmol/L,但 < 7.0 mmol/L,而餐后血糖正常。 (2)糖耐量受损: 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后 2 小时血糖 ≥ 7.8 mmol/L,但 < 11.1 mmol/L。 (3)空腹血糖异常+糖耐量受损 空腹血糖异常和糖耐量受损两种情况并存。 只要符合上面其中一个标准,就可诊断为糖前期。 美国疾控中心调查发现: 在没有采取降糖措施的前期患者中,大约 15% ~ 30% 的人,5 年后会发展为 2 型糖尿病。无论是男性或女性,糖尿病患者比血糖正常人群的寿命都要缩短10年甚至更多。血糖控制不佳者,半数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其余与肾功能衰竭、感染和高血糖相关并发症有关。积极治疗糖尿病前期,有助于减少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糖尿病前期都有哪些征兆?1、眼睛酸痛、视力模糊:血糖超标会导致颅神经病变,主要受损的是动眼神经和外展神经,受影响后患者会出现眼睑下垂、视疲劳、视力下降、模糊不清等情况。 2、四肢麻木、冰冷:随着高糖超标的时间加长,患者周围神经和植物神经会出现病变,具体表现就是四肢麻木、疼痛,有蚁行感,甚至还会出现腹泻便秘交替的症状! 3、大量饮水:由于高血糖会使血浆渗透压增高,导致水分丢失过多,发生细胞内脱水。而水分的丢失又会使高血糖加重,进而导致血浆渗透压进一步升高,刺激口渴中枢,导致患者口渴多饮情况。 4、血压偏高:这是因为血糖血脂异常,会让血粘滞度增加,进而导致心脏收缩时外周阻力增加,出现高血压。临床上许多高血压病人都伴有糖尿病,而糖尿病也较多地伴有高血压,两者被称为同源性疾病。 5、尿液异常:血糖的不健康会导致身体系列恶循环。因为血压上升就会导致肾小球微循环滤过压出现异常升高,进而导致糖尿肾病的苗头。比如尿中泡沫较多且难以消散;比较粘稠、有蚂蚁舔食尿液时,都应到医院就诊检测血糖。 02、「糖尿病前期」的易感人群 糖尿病前期的发生原因和风险与2型糖尿病大致相同。增加糖尿病前期风险的因素包括: ●超重人群。即身体质量指数BMI>24kg/㎡;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 ●糖尿病家族史,指有患糖尿病的近亲,如父母或兄弟姐妹等; ●久坐不动,缺乏运动的人群; ●高血压人群。“三高”往往不分家,如果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糖尿病也容易找上你; ●患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肥胖女性; ●妊娠糖尿病史人群。怀孕时有过糖耐量异常或者妊娠糖尿病,生产过巨大儿的女性,也应定期筛查血糖。 03、甜蜜的忧伤,并发症正在引发 只要血糖超过正常值,就会对身体造成损伤,所以不要有侥幸心理。 1、代谢紊乱 糖代谢紊乱时,也容易出现脂代谢紊乱,引起血脂异常;有时还会伴随蛋白质代谢紊乱,导致血尿酸升高。 2、引起消瘦、乏力、抵抗力降低 高血糖状态下,葡萄糖不能很好地被吸收利用,而是从尿中大量丢失; 机体通过分解脂肪和蛋白质来提供能量,结果导致全身消瘦、乏力,机体免疫力下降。 3、大血管病变 糖尿病前期者发生大血管病变,如脑卒中、冠心病及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性明显增加,其发生率已达到 40%。 4、肾功能受损 血糖血脂异常,血压也会受到影响,进而导致肾功能异常,促使糖尿肾病发生和发展。 早期表现为蛋白尿、浮肿,晚期出现肾功能衰竭等症状。 5、神经病变
04、糖尿病前期可以逆转 糖尿病的帽子一旦戴上就摆脱不掉,而控制不好往往会造成心血管病变、脑血管病变、下肢血管病变等多种并发症。 幸运的是,糖尿病前期是一个可逆的阶段。如果进行早期干预,可“悬崖勒马”,大大降低糖尿病发病几率。不少人进行干预后,血糖回归到正常值,这就是“成功逆转”。 近年来,干细胞移植在修复和再生等医学领域取得了积极成果。干细胞已经成为预防、修复和再生受损组织的有效工具。事实上,干细胞疗法早已成功地应用在糖尿病的治疗研究中。 05、干细胞治疗糖尿病前期方案 大量的试验和临床发现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内或特定诱导条件下,可分化为胰岛β细胞,同时促进巨噬细胞M1向M2转化,进而改善胰岛素抵抗和促进胰岛再生,伴随血糖的改善,使胰岛和β数目再生,干细胞其分泌效应改善了损伤环境,促进损伤胰岛的a细胞和b细胞转化,达到修复损伤胰岛的目的。这些特性为治愈糖尿病提供了可能。 最后温馨提醒:糖前期的人要定期测血糖,每年至少去医院检查一次空腹血糖和葡萄糖耐量试验,并定期监测血压、血脂、体重,以防心脑血管损伤。及时发现,及时逆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