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科研新成果为治疗糖尿病提供干细胞新策略发表时间:2022-04-14 14:47 ![]() 随着时间推移糖尿病会对自身的多种组织器官以及系统带来严重的损害,尤其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等具有慢性损害以及功能障碍。糖尿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最普遍的一类疾病。 干细胞,尤其是间充质干细胞具有低免疫原性和多能性等特性,已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研究。 近年来,研究人员正在开发一种基于干细胞治疗1型糖尿病的方法。研发人员采用的干细胞是一种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潜能和高增殖能力的成体干细胞。它们不仅能够繁殖产生新的干细胞,而且还能分化为其他类型细胞,可修复受损的机体。这些干细胞可以在某些微环境中分化为功能性细胞,如分泌胰岛素的细胞。 ![]() ▲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策略一:在体外利用人的多能干细胞分化成胰腺祖细胞,继而产生能分泌胰岛素的β样细胞。 研发人员已开发出了一些不同的策略使干细胞转化为可生产胰岛素的细胞,来替换受损的细胞。随着这些技术不断发展,研究人员希望将其用于治疗另一种疾病:2型糖尿病。 ![]() ▲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策略二:将干细胞移植到人体胰岛中,在胰腺微环境的诱导下定向分化为正常的成熟胰岛样细胞并分泌胰岛素,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 全世界有4亿多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许多人需要长期频繁注射胰岛素,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急需一次给药长期有效的新疗法。 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优势在于:
![]() 2021年10月18日,美国Vertex医药公司宣布,其干细胞的全分化胰岛细胞替代疗法在1/2期临床试验的首例1型糖尿病患者中获得积极数据:患者在接受单剂治疗90天后体内胰岛素恢复生产,并且每天胰岛素使用量减少91%。据悉,这是首次试验数据证实这一细胞疗法可显著恢复1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细胞功能。 该项研究纳入了上海长海医院内分泌科2018年5-8月收治的24例II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期为6周。在此期间患者接受3次人脱落乳牙间充质干细胞(SHED-MSCs)静脉移植。入组时进行第一次移植,第二次和第三次移植分别在第一次输注后 1 周和 4 周。每次干细胞输注的剂量计算为1×106个/kg。第三次干细胞移植后 1、2、3、6、9 和 12 个月进行随访。共有22名患者完成了该项研究。 ![]()
![]() 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干细胞移植前血糖水平与疗效相关;也就是说,HbA1c <8.5% 的入组患者在治疗后显着降低了每日胰岛素剂量。患者治疗前胰岛功能状态与治疗后胰岛功能恢复程度密切相关,FCP>1.7 ng/mL、P2hCP>3 ng/mL的患者治疗后胰岛功能恢复较好(图 5B,C)。此外,干细胞治疗前 TC <5 mmol/L 或 TG ≤1.5 mmol/L 或 LDL-C < 3.2 mmol/L 的患者每日胰岛素剂量显着降低,这表明血脂水平也与干细胞治疗效果有关。 此外该项研究对干细胞治疗的安全性也进行了观察。低血糖是研究期间最常见的不良事件。在治疗期间,所有 24名患者的低血糖频率均有所增加,并达到每名患者每周 0.51次的峰值。在随访期间,所有22名患者的低血糖频率均显着降低。 SHED-MSCs移植后6个月,每名患者平均每周低血糖发生频率约为0.09次,与治疗前水平相似(图 A,B)。除低血糖外,治疗期间其他常见不良反应为一过性发热(11.11%)、乏力(4.17%)、皮疹(1.39%)。所有这些不良反应均发生在SHED-MSCs移植后 24 小时内,经适当标准治疗后症状缓解。 ![]()
2019年,美国《时代》周刊将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纳入改变未来十大医疗的12大创新发明列表中。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应用时代已经来临。相信在不久的未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临床技术的不断成熟,糖尿病患者可以完全摆脱严格控制饮食,餐前饭后关注血糖,担忧并发症危及生命的疾病困扰,获得更高质量和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 |
|